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对待“卖崽青蛙”理应多点柔情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3-05-16

  荆州新闻网消息(特约评论员 张仲旺)因蠢萌的造型、有趣的互动,网红“卖崽青蛙”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喜爱,但也遭到了城管部门的驱离。比如,在上海街头,一只蛙蛙被城管部门拦截,还无奈当场褪去了“蛙皮”。相关视频上传网络之后引发了大量讨论,#网红卖崽青蛙上海落网#等话题还于5月14日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网友们讨论的焦点在于:当事人只是卖个青蛙,怎么就被抓了,而且怎么就违法了。网红“卖崽青蛙”本质上是一种流动兜售玩具的新型业态,大抵可以类比于流动商贩、地摊经济等“边缘经济”。在经济形势尚未回暖的现实图景之下,此类“边缘经济”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一个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也能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灵活多样、物美价廉的消费服务,更为高速发展的城市商圈增添了几分“烟火气”。多地的网红“卖崽青蛙”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热门打卡地,并在短视频平台持续获得高赞。因此,网红“卖崽青蛙”在上海“落网”之后令人五味杂陈,部分网友表示出了诧异与不解,认为魔都过于专注“大方向”,以至忽略了“小民生”。更有高赞评论调侃道:“若不是身上有千斤重,若不是实在扛不住,谁会把自己的崽卖出去呢?”

  从法律的视角进行审视,网红“卖崽青蛙”的确属于城市管理的权限范围之内。比如,2022年12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21条明文规定:“个人和单位禁止擅自在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兜售物品。”网红“卖崽青蛙”显然违背了法律的相关规定,客观上也对行人、环境、交通等要素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干扰。城管部门据此禁止网红“卖崽青蛙”在公共场所活动,亦是于法有据。“这大热天在上海穿成这样,也真是不容易,多些包容吧。”在微博评论区,这条评论被点赞4万多次,网友们对网红“卖崽青蛙”的同情可见一斑,也从侧面映射出打工人的艰辛与不易。如何做到既满足民生需求、解决就业难题,同时又兼顾城市治理?要想在执法上不那么“冷冰冰”,最好还能带有温度、柔情,这就考验着立法者与执法者的智慧、素养和能力了。

  《管子·明法解》有云:“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其实,《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网红“卖崽青蛙”等“边缘经济”也进行了补充规定,允许区政府、乡镇政府划定特定区域,在这里规定业态、规定时段,从事一些设摊经营的活动。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不能只看到网红“卖崽青蛙”所带来的弊端,而对他们给群众所营造的欢声笑语视而不见。从网络热议中不难发现:群众既不希望“一刀切”地让“卖崽青蛙”从此销声匿迹,也不希望其无序发展给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风险隐患。如何呵护和引导新型业态,进而促进城市治理与经济消费、民生改善相向而行,实则考验着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前段时间,深圳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淄博烧烤的“烟火气”受到群众热捧,都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可兹参照的良好范本。

  城管部门在禁止、驱离之余,不妨多一些理解、温度与柔情,给网红“卖崽青蛙”这类“边缘经济”腾出一些生存空间,规范引导其合理有序发展。在多方诉求、多重目标中寻求更大“公约数”,打破“边缘经济”最后一公里的隐形壁垒,为城市营造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