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对症调查研究的“三味良药”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3-06-08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李贞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从历史逻辑来看,调查研究是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传家宝;从实践逻辑来看,调查研究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身为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调查研究这一掌握实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工作方法,用“书卷味”、“泥土味”、“汗水味”这三味良药祛除“作秀式”“盆景式”“脱节式”等调研“虚浮症”顽疾,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促进发展的实际效能。

  一是带着书卷味,采集“求知”良药。选准调研课题,明确调研目标,是开展调查研究的第一步。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把通过理论学习认识和化解矛盾的思想方法,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认真学习和消化理解参考文献、上级政策文件、各类信息比对中求知求解,做到“在案头知全局”。一方面要“顺时而为”,紧跟时代、紧贴时势、紧扣时机,站在中心大局的角度发现问题,探寻事关发展和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痛点。另一方面要“为事而定”,对地方发展的形势、态势、优势、劣势精准研判,抓住带有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重点问题,寻求统筹解决的办法路径。

  二是带着泥土味,酿制“为民”良药。调查研究不只是单向的信息采集、提炼和研究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争取人民群众深入理解和广泛支持的过程。要的就是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拜师群众,甘当小学生。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把倾听呼声与凝聚共识结合起来,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使调查研究成为动员群众投身改革发展的重要渠道。要身到心到、深蹲真蹲、下沉到底。多开“基层茶话会”、“重点访谈会”,用白话促交流、以诚意听民情、用真心问愁盼。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是带着汗水味,服用“实干”良药。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问题矛盾往往隐藏在最深处,要主动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多些“自选动作”,既看“前庭”和“窗口”,也看“后院”和“角落”,多“说走就走”、四不两直抓活鱼,方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敢于斗争,坚持攻坚克难,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做好做实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

  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党员干部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对基层工作“望闻问切”的过程。要聚焦调查研究各个环节,让这剂“三味良药”对症除病、疗治沉疴,为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扶正祛邪”强身健体,努力创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实绩。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