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小流域”治出“大民生”——松滋做实“厕所革命”后半篇文章观察

来源: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 2024-06-24

  厕所是文明的尺度,也是发展的注脚。近年来,松滋市将“厕所革命”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结合,以“小切口”破解“大民生”。

  观念改变群众参与

  “这次厕改工作,我自己参与了建设,效果很满意。”松滋市涴市镇红星村5组村民肖兆云家中正在进行标准化户厕改造。谈起厕改的好处,他喜上眉梢,“厕所改好后,孩子们放假也更愿意回来了。”

  在红星村5组,和肖兆云家一样正在进行户厕提档升级的还有11户。从“要我改”到“我要改”,“厕所革命”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厕改工作说易也易,说难也难。要有足够的耐心,下足绣花功夫。”涴市镇党委副书记周琼和镇村工作人员,对12户居民家的厕所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户主会、屋场会、入户等方式宣传“厕所革命”与水环境、流域治理的关系。

  一边讲得清楚,一边听得明白,群众纷纷以让地、捐物,投劳、筹资等方式全程参与,由厕改“局外人”变成“局内人”,红星村5组的厕改工作进展顺利。

  在肖兆云家不远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接近尾声。经过处理后的达标尾水,可用于农田灌溉,实现资源化利用。“厕所革命”不仅仅是厕改,而是从厕所开始,将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污水治理、庭院绿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步推进。

  小厕所,大民生。2018年以来,松滋市已高标准建改农村户厕66803户、农村公厕299座、农村生活污水微动力集中处理设施61处,全市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区域试点 三水共治

  “厕所干净了、不臭了,蚊子也少了。”松滋市沙道观镇大兴垸村7组村民黄凌云家里没有厕改前,生活污水都是直排涴米河,污染大,气味难闻。采用微动力集中治理模式进行厕改后,他家周边水系环境大为改善,屋后还修建了庭院。

  从臭气熏天的农村旱厕,变为进院入户的水冲式厕所,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生动缩影,也是涴米河流域治理的突破。

  涴米河全长12.2公里,流域面积31.7平方公里,滋养着涴市、沙道观两镇七村1.8万人。2023年,涴米河被确定为松滋市级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

  结合流域治理,松滋市在涴米河片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试点示范工程。逐户设计、一户一策,分类安装污水收集管道,将农户的厕所污水、洗涤脏水、餐厨废水分类接入微动力处理设施,通过专业技术工艺处理后,实现尾水回用或达标排放,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5.7%,水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以点带面,松滋市推广这一成功经验,现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微动力集中治理设施61处,受益农户3369户。

  同时,通过农村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协同治理,松滋市每年利用厕所粪污及尾水资源27万余吨,年生产有机肥1.5万吨,化肥施用量减少2.7%,农村粪口传播类传染病发病率相比农村“厕所革命”实施前下降了44.67%,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常态长效 流域和美

  松滋市地处鄂西南,山接武陵余脉,水连洞庭碧波,越来越美丽的水环境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众多高颜值的生态产品。

  流域治理,水为核心。以“厕所革命”为例,如何破解后续管护问题,实现常态长效的流域治理效果,成了摆在松滋面前的现实命题。

  松滋市每年筹措农厕管护资金249万元,实行“户厕自行管护、公厕公益管护、设施专业管护”。目前,已选聘大同垸农村能源服务公司等3家专业公司为农厕管护主体,落实管护人员253人,农村厕改常态化运维管护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松滋农村“厕所革命”智慧监管平台采取物联感知预警、云端数据传输、智慧决策指令等现代管理办法,对公共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村公厕进行在线监测,管护人员通过手机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运行故障信息短信提示,实现数据及时知晓、问题立行立改,高效快捷。对每个集中处理工程张贴二维码,群众可以随时扫码,了解工程基础信息、运行数据和问题反馈情况。

  管护人员日常保洁、巡查检修实行扫码线上打卡、电子登记备案,形成监管监测“一张网”。

  日常监测由人工巡查向人工智能转变,建成污水防控和流域综合治理数据管理系统。

  经费保障、科技加持、制度监管、人员到位……从“将就”如厕变“讲究”如厕,幸福生活就是由一件件小事汇聚叠加,而流域治理则是由一桩桩改变积水成渊。(通讯员 熊雨雯)

编辑: 刘荣

相关新闻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