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政协委员贺勇:建设“中国荆州水文化博物馆”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15-01-21

  荆州新闻网消息:“作为本世纪最大人工运河——引江济汉工程,穿越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和荆州古城,带动荆州城市生态格局调整,为全面活化展示水文化提供了最优选址方案。”今天,在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大会上,政协委员贺勇建议荆州建设“中国荆州水文化博物馆”,并把主馆区设在进水闸、船闸和荆堤大闸形成的三角洲区域,与西侧的生态农业园区合并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贺勇表示,“中国荆州水文化博物馆”建设应把江汉运河与荆江分洪工程北闸及蓄洪区、荆江大堤联动,与荆南四河、三湖、东荆河等水系涵养的城乡景观配套,串联洪湖、天鹅洲湿地、洈水水库等形成支持水文化博物馆选址汇聚的集中和整合效应。沿线水工建筑、桥梁、码头均可布局分馆,以分散特大容量的文化信息,户外动态展示运河文化和水文化体验,融入荆楚文化特色的城乡景观,带动太湖港河、护城河、荆沙河、荆襄河的互通,实现人在船上游,城在水上秀,运河连江汉,城乡如画轴。

  贺勇说,主展馆位于船闸、进水闸前三角洲内,船闸和进水闸之间安排服务配套和休憩场地,因地制宜设计外观造型,改造荆堤大闸外观,并命名“盛世安澜”门,由改门的荆江大堤东段、建设中的新苑大道和沿江大道经天鹅桥进入主景区。

  “中国荆州水文化博物馆”内的展示内容应涵盖长江古地质发育进程,巫山猿人、鸡公山遗址等原始人类逐水而居的水文化现象的初始状态——水生荆州,楚人沿沮漳河走出和土著楚人融合,人类从认识水、利用水的哲学思想发展和升华的文化成果,传世水利工程经典案例在历史上的作用,河流、湖泊、水井形成的习俗、节俗,码头文化、运河文化的成因,对后世开启的智者文化之门、水害向水利转变的文化抉择,突出顺应自然、安澜为民的治水文化,展示人水和谐、永续发展、水兴荆州的未来图画。

  博物馆整体呈带状和多点开放式设计,连接沿线景观的渠顶道路采用绿色交通连接,景观化安全围栏设计,以出租公共自行车、电动车、水上快巴载人实现。

  据介绍,本建议案的核心思想是整合资源的多元化、水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启动满足需求多变性的文化旅游产业市场化运作。发挥无形和有形之手的协同效应,创新整合事业单位+股份制公司管理,打造高品质的水文化博物馆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