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虾稻田里说丰年!荆州实施虾稻产业扶贫取成效

来源: 荆州日报 2018-10-23

  虾稻田里说丰年——公安县闸口镇的肖文忠今年纯收入有望达到15万元。可就在2年前,他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2个月前,千里之外的北京,在此间召开的中国智慧三农大会上,“小龙虾产业扶贫之荆州模式”获特别奖,成为产业扶贫的示范案例。

  据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荆州小龙虾产量29万吨、居全国第一,小龙虾养殖面积270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223万亩。

  近年来,荆州把虾稻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突破口,大力推广以“虾稻共作”为代表的小龙虾养殖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养殖小龙虾的贫困户达1.93万户,养殖面积达40多万亩。

  财政资金撬动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57岁的肖文忠是公安县闸口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病痛缠身,没有劳动能力,儿子偶尔打下零工。2016年以前,一家三口仅靠自家6亩责任田维持生活。

  以虾稻产业推动精准脱贫的政策,改变了老肖一家的生活。

  市政府提出“到2020年实现小龙虾产业‘4561’发展目标”后,各地纷纷出台政策——荆州区对新建连片500亩以上的“双水双绿”基地给予财政资金扶持;松滋市对已形成万亩基地的乡镇,整合优化项目资金予以奖励;公安县设立“双水双绿”产业发展基金;沙市、江陵、石首、洪湖等地出台相应奖励政策。去年,荆州市对小龙虾产业奖补达到1900万元,发放小龙虾产业扶贫小额信贷5688万元。

  在当地政府及扶贫办的帮助下,肖文忠获得一笔扶贫贷款作为启动基金,随后在养殖专家指导下逐渐掌握虾稻养殖技术,2017年他成功流转到40亩土地发展虾稻连作。

  龙虾上市时节,每天凌晨3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熟睡时,肖文忠则来到塘边捕虾。老肖和儿子按不同规格大小进行分拣,动作麻利。收虾的贩子已等候多时,双方谈好价格,称好重量装车发走。

  “多亏政府帮助,让我找到一条致富路!”肖文忠满脸笑容。

  今年,肖师傅的养殖效益可观,仅龙虾养殖纯收入将达15万元,可成功脱贫。

  技术培训带动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市相关部门一方面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培训,指导养殖户开展科学养殖,同时,成立荆州小龙虾产业协会,让养殖户少走弯路,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李绍光是沙市区观音垱镇皇陵村一名贫困户,妻子患有先天性智障,平时需要人照顾,家里8亩多地,年收入不到4000元。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了解李绍光的情况后,决定通过政策帮扶缓解他的生活压力。李绍光自己也认识到,想彻底摆脱贫困,必须靠产业帮扶。

  今年3月,在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的帮扶下,李绍光决定养殖小龙虾。但是,李绍光大字不识一个,学习掌握小龙虾养殖技术更是难上加难。村“两委”鼓励他先后从7家农户流转稻田39亩,2次派李绍光到外地学习培训,并多次邀请技术人员到田里手把手指导。

  “沙市区水产局的技术人员张新经常来村里指导我们养殖技术,这增强了我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李绍光向记者介绍说。

  今年8月,李绍光养殖小龙虾的收入达到7万多元。“除去前期投资,今年基本‘打了个平手’。”李绍光说,现在有了基础,明年想申请一点小额扶贫贷款,扩大养殖规模,实行稻虾连作,争取更大效益。

  社会资本推动打造“互联网+虾稻产业”

  为延长小龙虾产业链,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善经营、懂技术的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小龙虾产业。中国供销、通威集团、美好置业、京东、顺丰等名企纷纷入驻荆州,为小龙虾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中国供销鑫湖公司在荆州成立“易虾网”电商平台,打造“荆州小龙虾全产业链项目”,填补了荆州“互联网+虾稻产业”的空白,推动虾稻产业由传统的“养殖+捕捞+餐饮”单一产业链向全产业链的转变,并参与了“10万只荆州小龙虾出征俄罗斯世界杯”活动,将荆州小龙虾品牌推介出国门。

  在社会资本推动下,小龙虾全产业链逐渐完善,带动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也为养殖户提供了更便利的服务。在小龙虾产业带动下,土地价值得到提升,贫困户增加了土地流转出让金、土地入股分红、劳务工资等收入。在小龙虾产业发展较快的乡村,每亩土地预期收益达到4000元至5000元。目前,全市有1936家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到小龙虾产业扶贫中,带动265个贫困村、8793户贫困户脱贫。(记者赵叶秋通讯员朱燕妮)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