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特约记者行:奇迹!荆江分洪工程七十年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2-04-20

  编前:“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万里长江,美在荆江”。今年是荆江分洪工程——北闸,建成70周年,在这个特殊历史节点,我们缅怀北闸的工程建设者、设计者、领导者,他们的历史功绩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荆州新闻网(特约记者施良茂)阳春三月,鸟语花香,我们来到荆江分洪工程北闸旅游风景区参观。北闸旅游风景区,位于荆州市公安县太平口,长江与虎渡河在这里交汇,与荆州古城隔江相望。在荆江分洪工程北闸建成7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英烈,向当年参与修建荆江分洪工程的建设者们致敬!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300多年间,荆江大堤溃决过34次,两岸人民深受其害。

  1952年,为消除荆江水患,确保荆江大堤安全,中央批准兴建荆江分洪工程。30万军民、技术工程人员从全国各地云集荆江,仅用75天时间,就建成了万里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工程分进洪闸和节制闸。进洪闸为防洪工程,全长1054.375米,54孔,设计进洪量8000立方米/秒。节制闸为控制工程,全长336.825米,32孔,设计泄洪流量3800立方米/秒。

  荆江分洪工程的建成,不仅减轻了洞庭湖的负担,降低了荆江水位,也缓解了洪水对荆江大堤的威胁,同时确保了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的安全。

  当时,工程的机械化程度很低,都是靠大伙儿肩挑背扛。浇灌混凝土需要大量碎石子,19岁的松滋姑娘辛志英创造了“鹞子翻身碎石法”:将多角形的大石块尖角朝下,平面朝上,形如鹞子,再用锤猛打。

  纪念碑上以辛志英(右)为原型的浮雕

  (辛志英与工人、士兵)

  辛志英还和大家用废草袋、麻袋编成“稳石箍”,箍住石块,再用力猛锤,工效是原来的30倍。在修建工程的劳动竞赛中,涌现出劳动英雄、模范1.2万多名,他们中有“父子英雄”“夫妇模范”“兄妹光荣”“师徒双立功”等。1952年6月20日,工程竣工,工期仅75天,比原计划提前15天。

  1952年4月5日,工程全面动工。荆江分洪工程分两期施工:第一期为主体工程,第二期为辅助工程。当时,4万工人、16万农民、10万解放军从全国汇聚,30万建设大军争分夺秒,要赶在汛期之前完工。

  (1958年,毛泽东主席乘江峡轮视察荆江)

  截至目前,荆江分洪工程只在1954年启用过一次,1998年备用过一次。无论启动还是备用,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荆江大堤郝穴段)

  1954年,长江出现罕见的大洪水,荆江大堤、江汉平原、武汉三镇告急。紧要关头,7月22日凌晨2时20分,中央决定首次启动新建成的荆江分洪工程进洪闸,以分流荆江上游的超量洪水。此后,由于沙市水位不断上升,荆江分洪工程又在8月期间两次开闸分洪。最终,三次开北闸分泄长江洪水122.6亿立方米,降低沙市长江水位0.96米。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为工程亲笔题词

  荆江分洪纪念碑

  荆江分洪《中流砥柱》纪念塔

  荆江分洪北闸水利防洪工程气势宏伟,水文化人文底蕴丰厚,生态湿地环境优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2015年被公布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6年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名录”。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