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用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园丁铸魂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3-09-14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山栀子)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信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全国教育界引起热烈反响和深切共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教育强国”重大战略和“强师行动”重要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寄予殷切希望和重要指示,作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六要”等重要论述,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

  早在今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专门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应抓紧提炼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推动形成教育界广泛认同、共同遵循的价值追求”的建议。

  在中国教育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迈向“教育强国”伟大征程时,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正逢其时。凝练共同的价值追求,建构教育人的精神谱系,用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为教师队伍立魂,是引领广大教师争做新时代为人为事为学的“大先生”的重要力量。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一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二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三是“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四是“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五是“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六是“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是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有好老师”标准的拓展和丰富。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既包含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体现了对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吸纳,更有对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本质规律的遵循。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要从一名教师的精神、德行、专业、态度、灵魂、境界等方面,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根”。只有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信念,才能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才能引导广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精神之“基”。只有为人、为事、为学上能堪为表率者才是“大先生”,只有“经师”和“人师”相统一方可称之为“大先生”。“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精神之“本”。育人智慧表现在:有前瞻开放、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有学为中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方式,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育人本领。“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精神之“姿”。终身学习, 学而不厌;知行合一,诲人不倦;求是创新,培养新人。“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精神之“魂”。敬业乐业,才能专业志业;心怀仁爱,才能面向人人、成全人人;真正的仁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是“不放弃一个学生”的悲悯情怀。“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精神之“境”。坚定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与人类命运共同呼吸,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不仅需要一批引领时代的教育家,更需要无数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一线教师,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奋斗之姿,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基赋能提供教育支撑。

编辑: 刘荣

相关新闻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