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荆州社区(原无线荆州)下载地址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湖北41所高校新专业“智能化”趋势显著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5-24

  国今年本科招生新增24种专业 其中新工科专业骤增

  湖北41所高校新专业“智能化”趋势显著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在校学习 校方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张伊婷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增设24种新专业列入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此次专业设置调整(包括增设新专业),涉及在鄂41所高校的百余个专业。

  机器人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智能科学与技术、足球运动……这些新专业有哪些特色?将如何进行人才培养?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多所在鄂高校的招生负责人,梳理了部分高校今年新增专业的招生情况,为考生和家长高考志愿填报提供参考。

  全国增设24种新专业

  湖北多所高校获批

  据了解,此次增设的24种新专业,包括电子信息材料、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生态修复学、健康科学与技术等。主要分为四类: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设置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等专业;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深化“四新”建设,设置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等专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设置中国古典学等专业;聚焦服务健康中国战略需求,落实体育强国建设部署,设置健康科学与技术、体育康养、足球运动等专业。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大学新增运动训练专业,江汉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增设足球运动专业。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态修复学、咖啡科学与工程等新增专业,2024年起即可进行高考招生。

  此外,武汉商学院“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获批,这也是全国首个开设“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的院校。

  在鄂部属高校新增专业

  “智能化”趋势显著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鄂部属高校今年新增多个热门专业,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新专业“智能化”趋势显著。

  华中科技大学今年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机器人工程专业主任、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欢教授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工程学科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光电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成为新趋势。今年依托该校机械工程A+的优势学科,学院新增设立了机器人工程专业,以共融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机器人化智能制造为专业底色,致力于培养机器人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机器人工程专业今年将会在机械类中招生。

  武汉理工大学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样“智能化”趋势显著。华中师范大学新增数字经济、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据悉,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是一门涉及材料、器件、芯片设计和系统的综合型学科;数字经济专业则以“经济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为指导,设置课程体系。

  省属高校新增智能建造

  多个新工科专业

  为解决“卡脖子”“卡脑子”“卡嗓子”难题,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的“四新”建设。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湖北高校新增专业包括智能建造、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感知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多个热门专业,是湖北高校大力发展新工科的一大缩影。

  湖北大学新增的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是智能传感与成像、仪器技术等与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而成的“人工智能+X”复合型专业,面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及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另外新增的合成生物学,也是新工科专业。

  武汉科技大学新增智能车辆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充分体现了该校发展新工科的布局。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也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支撑本科专业,同时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系统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本科专业。

  武汉工程大学新增的智能建造专业,以土木工程为基础,融合信息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知识模块,侧重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等交叉学科相关技术。黄冈师范学院和湖北工程学院同样新增智能建造专业。

  在新文科建设方面,湖北多所省属学校新增多个相关专业。武汉纺织大学新增金融科技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湖北理工学院新增数字经济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荆楚理工学院和武汉文理学院都新增数字经济专业;武汉学院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编辑: 刘荣

相关新闻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