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世界地球日:保护长江母亲河 唱响绿色发展之歌

来源: 荆州电视台 2021-04-22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胡嫚嫚 胡威虎)今天(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她的干流、支流和湖泊不仅哺育了中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还滋养着鱼类、豚类、鸟类和其他许许多多的动植物。

  在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静的长江故道,水清、岸绿、天蓝,这里就是江豚的家。

  中午时分,饲养员丁泽良开始为网箱内的两头江豚宝宝投食。丁泽良原本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渔民,保护区成立后,他完成了从渔民到江豚饲养员的身份转变,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如今江豚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199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对鲸类动物进行迁地保护的保护区。保护区辖长江89公里石首江段,以及21公里天鹅洲长江故道,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通过多年的拆违打非、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工作,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结合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江豚种群数量年增长率持续多年达到10%左右,已基本接近天鹅洲故道江豚种群环境容纳量,是目前长江流域范围内江豚种群数量唯一稳定增长的区域。

  受益生态修复,与长江江豚一样命运得到改变的还有麋鹿。眼下正是麋鹿的产仔期,截止到今年3月,石首天鹅洲保护区的麋鹿种群数量达到1050头,其中300多头母鹿已怀孕待产,即将添丁进口,美丽的天鹅洲湿地成为麋鹿的快乐家园。

  伫立长江荆州段,江水奔流拍岸,渔船不见踪影。荆州告别了“渔舟唱晚”的景象,却奏响了守护一江碧水、恢复渔业资源的序曲。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是一份必须答好的民生考卷。2020年7月1日零时,荆州实施长江禁捕,比农业农村部规定时间提前半年。

  做好禁捕工作,表面在水里,问题在岸上,症结在渔民,根子在观念。荆州各地多措并举夯实禁捕基础,在帮助渔民上岸、转型转产方面积极探索,灵活解决退捕渔民就业问题,努力让退捕渔民“上岸”不慌。荆州区李埠镇龙洲村村民陈中国一家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长江禁捕后,他成为全村最早一批主动上交渔船的渔民。上岸后,陈中国的身份从“渔民”变成了“菜农”。目前,他种植了4个大棚蔬菜,去年收入四五万,一家人对上岸后的生活有了充足信心。

  截至2020年底,荆州4309艘国网锁定退捕渔船已全部完成上岸处置工作。国网锁定7749名退捕渔民中,需转产安置渔民5711人,已转产就业5711人,转产率100%;符合参保条件的退捕渔民7199人,已全部完成2020年度养老保险补贴发放。

  保护母亲河一方面要“禁”,另一方面要“放”。今年的3月28日,全国中华鲟保护联盟2020年度工作会议在荆州召开,3000多尾中华鲟及长江鲟放归长江。这是自2012年中华鲟人工繁殖成功以来,荆州在长江开展的第9次中华鲟人工增值放流。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的深入推进,为中华鲟和长江鲟等国家极度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拯救带来重要契机,也将让长江生态屏障更加牢固。

  只有坚持生态优先,才能实现绿色发展。近年来,荆州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全国第六;先后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森林城市群建设成为全国长江中游平原湖区的样板和湖北唯一。从天蓝水绿到城美人和,荆州这座生态、文明、美丽、幸福的城市,正唱响长江之畔激越的绿色发展之歌。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