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严守耕地红线 需严防“非粮化、非农化”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3-07-13

  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彭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若要粮食稳定生产,耕地保护迫在眉睫。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耕地保护工作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在刚刚过去的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中也再次强调节约集约用地,出台硬措施保护耕地,可见目前耕地保护形势之严峻,态势之紧迫。

  “民以食为天”。我国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稳定生产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据统计,2022年全国耕地净增130万亩,粮食生产也实现十九连丰,但在这串喜人的数字背后仍藏有隐忧。人均耕地不足、耕地质量不高、农业科技覆盖率低等问题亟需得到正视和重视。目前制约我国耕地增长的因素:一是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仍然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各地侵占农田用于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非农化”情况时有发生。二是地方上农业结构调整,大量耕地流转给社会资本进行管理,导致耕地出现“非粮化”倾向。资本是逐利的,会根据市场来调节所种植的作物,若不加以管控,“非粮化”现象将会愈演愈烈。三是缺乏农技人才,农业科技应用率低。当前,我国农村从事土地耕种者普遍年纪较大,还在用一些“土方法”耕种,难以接受新的农业科技,学习热情不高,农业种植科技化、机械化任重道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确保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是基础,耕地保护是底线。如何实现粮食生产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各地方政府除了要坚决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的相关政策要求,还要结合各地实际,统筹规划本地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措施,制订责任制度和问责制度,积极探索耕地保护的新路径。同时,需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坚决对“非粮化”、“非农化”现象说不,不因一时的经济利益和政绩做涸泽而渔的事。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