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荆州社区(原无线荆州)下载地址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楚天法治》关注平安荆州建设!“平安荆州解读”专题(二)

来源: 法智今微 2024-05-19

  近日

  湖北日报楚天法治杂志社《楚天法治》

  关注平安荆州建设

  本期推出“平安荆州解读”专题文章

  解锁古城荆州的平安密码

  今天推出第二篇文章

  荆州市人民检察院

  《把握“三个度”以高质效检察助力平安建设》

  把握“三个度”以高质效检察助力平安建设

  “对咱老百姓来说,平安才是最重要的。”日前,在荆州市检察机关平安建设宣传活动现场,前来咨询民事纠纷问题的王某对检察干警说。

  2023年,荆州市检察机关坚持把平安创建工作融入检察工作各环节,办理的各类诉讼监督案件同比上升91%,以高质效的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服务中心大局

  平安荆州建设有力度

  “感谢检察机关对我们的关心与呵护!公司对照问题清单认真整改,走上了合法合规经营道路。”2023年3月1日,石首市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前往涉案企业湖北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石首市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回访时,石首市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罗某表示。

  2022年,石首市检察院受理湖北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和石首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串通投标案。办案过程中,该院发现两家企业均为小微企业,遂以检察建议模式监督两家涉案企业进行合规整改。此前,为防止办案中出现违规不廉问题,该院经过广泛调研论证,制定了《适用检察建议办理企业合规案件办法(试行)》,适用于两家企业合规监管。整改验收合格后,石首市检察院先后对两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作出不起诉决定。

  回访发现,湖北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设置了专门的员工工资账户,规范了款项收支审批程序,会计、出纳职责完全分离。石首市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不但聘请专业法律顾问,还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落实“制度上墙”,合规整改后员工人数由此前的80余人增加至150余人,收回历史拖欠物业服务费30余万元,纳税额较改革前同期提高70%。

  这是荆州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中心大局、守护平安稳定的一个生动体现。

  2023年,荆州检察机关以攻坚战方式强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制定5个方面16项具体举措,切实暖商惠企,办理涉企案件2024件;

  坚持一体化推进,依法起诉非法捕捞、非法采矿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159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32件,督促清理被污染流域面积2166亩,复垦农田6000余亩,清理固废30余万吨;

  依法批准逮捕涉嫌毒品犯罪274件434人、起诉254件376人;

  受理批捕电信网络犯罪案件118件226人,起诉406件712人,追赃挽损1000余万元;

  深挖洗钱犯罪线索,审查起诉涉洗钱案件4件4人,移送起诉非法集资类案件4件23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872万余元,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体能动履职

  平安建设有深度

  “我们已依法注销20名社区戒毒人员的机动车驾驶证……”2023年8月2日,荆州市荆州区检察院针对戒毒人员驾驶证未被注销问题进行“回头看”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告诉检察官。

  2023年1月,邹某醉酒驾驶小轿车,被执勤民警当场查获,涉嫌危险驾驶罪。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承办检察官发现邹某曾因吸毒被行政处罚。经调查,邹某因吸毒在2016年12月被责令接受社区戒毒3年。根据相关规定,机动车驾驶人依法被责令社区戒毒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而邹某的机动车驾驶证状态显示从未被注销过。

  “还有没有类似被遗漏的情况?”荆州区检察院主动与荆州市公安局荆州区分局禁毒大队对接,调取了2019年至2022年被依法责令接受社区戒毒人员的数据,最终形成了应当注销机动车驾驶证人员清单。同时,该院在交通管理部门调取了上述吸毒人员的机动车驾驶证注销情况。通过上述两项数据碰撞分析后发现,有20名吸毒人员的机动车驾驶证未被及时注销。

  2023年4月,该院分别向荆州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和荆州市公安局荆州区分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两家单位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工作联动,对辖区社区戒毒人员登记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强化“毒驾”整治,及时规范处理好戒毒人员驾驶证注销、限制申领等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接到检察建议后,两家单位高度重视,迅速对排查出的20名社区戒毒人员驾驶证进行核实并作注销处理,而后组织召开联席会,确定由专人负责录入、定期比对数据等信息共享工作,每月对社区戒毒人员信息进行比对,杜绝因信息录入、共享不及时等原因导致戒毒人员驾驶证未被注销的情况再次发生。

  2023年,荆州市检察机关共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21件,涉及安全生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领域。

  2023年底,荆州市委、市政府以“两办”名义印发《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检察建议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保障”的检察建议工作格局,出台了支持和保障检察建议落实的系列措施,促进了检察建议的有效落实,从制度上让检察建议“长牙”。

  抓实轻罪治理

  平安建设有温度

  荆州检察机关坚持理念引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改变“构罪即捕”“有罪必诉”“一押到底”的传统办案理念,统筹适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缓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平安稳定。

  “您有什么事情随时都可以跟我们联系,有什么意见建议也及时反馈,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帮助您。”检察院干警将他的沟通联系卡递给了被害人朱某。

  荆州检察机关在办理故意伤害、盗窃、交通肇事等三类刑事案件中创新试行“两卡、三纲”工作机制,即制作沟通联系卡、检察履职清单提示卡、谈话提纲,检察官了解被害人基本情况,找到矛盾焦点,释法说理,排解疏导,打开心结,综合运用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等多元方式,既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又能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暖。

  轻罪不是无罪,不诉不等于不罚。全市检察机关从促进教育矫治、加强犯罪预防的角度出发,加大非刑罚处罚措施的适用力度,推进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双向衔接和无缝衔接。

  “我真的从心底知道错了,以后喝酒再也不会开车了。”2023年5月,江陵县检察院、石首市检察院召开了危险驾驶不起诉公开宣告训诫会,扎实做好不起诉的“后半篇文章”。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现在我也是志愿者,我愿意积极参与其中,为咱们参与创文创卫工作增色。”拟作酌定不起诉对象靳某说道。荆州市沙市区检察院与基层自治组织共同搭建不起诉志愿服务平台,帮助社区做好减负“加减法”,为促进基层治理贡献检察力量。

  实行特定犯罪嫌疑人自愿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是荆州市检察院联合市委文明办构建不起诉社会志愿服务机制的共同探索。检察机关借助社会力量延伸办案触角,让违法者化身志愿者,通过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奉献社会,教育和感化被不起诉人。

  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荆州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办理好一个个“小案”,为提高轻罪治理质效和平安荆州建设贡献更多的检察智慧。

编辑: 李凌云

相关新闻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