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全面治理水环境 荆州给3000公里地下管网做“肠镜”

来源: 荆州日报 2019-08-08

  为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污水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从源头上治愈水污染顽疾,我市已在中心城区多条道路进行全方位雨污分流改造。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区地下排水管网的“健康”情况。相关部门首次采用机器人给排水管网做“肠镜”,摸清中心城区管网“老底”。下一步,将根据检(探)测数据建设大数据平台,建立城区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为城区雨污分流与管网混错接改造工作提供科学指导,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地下排水管网被称为城市的“经脉”,大多数人对它的理解是“黑暗”“隐蔽”“纵横交错”。随着荆州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些“地下血管”日渐老化、破损,对其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成为改善城区水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必然要求,然而,对其精准检测成为一个大难题。

  今年以来,我市采用电视检测(CCTV检测)、潜望镜检测(QV检测)、声呐检测等先进设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井下作业,给管道做全面的“CT扫描”,详细探知地下管网现状。

  本次普查范围东起深圳大道、西至九阳大道、南抵沿江大道、北至荆沙铁路,面积总计102.5平方公里。除市政道路排水管网外,还把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居民小区等配套雨污管网纳入探测与检测范围,预计检(探)测长度约3000公里,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约60%。

  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地下管网检测主要靠人工完成。管径太细的部分,工人无法进入管网内部;如果采用机械养护,又容易对管网造成损坏。有了这个机器人,相关问题迎刃而解,它不仅能伸能缩,还能边“爬行”边拍摄,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就能看到管网的内部情况,而且避免对管网造成损害。

  本次普查,将对城区排水管道的排水性质、管径、材质、埋深、流向、混接情况等进行全面数据采集,并根据检测结果建立集管理、更新、分析于一体的城区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排查堵点非常困难,甚至需要几天的时间,有了城区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就能随时随地给地下管道做“肠镜”,且定位精确。

  截至目前,主次道路上约100公里的排水管网已完成检测,共发现1502处管道存在破裂、脱节、暗接、沉积等缺陷。按照计划,普查工作将于今年底完成,届时,相关部门将根据管网损坏情况分类进行修复。(记者 张珂 郭江峰 徐祉晔)

  心中有“数”机器人 地下管网显神通

  ——荆州中心城区全面检(探)测地下排水管网侧记

  哪里堵?哪里漏?哪些错接?

  深藏地下的排水管网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清淤修补是道难题。

  “抽,继续抽,机器人现在还没法下井。”昨日,在沙市区豉湖路,施工人员正在使用清洗吸污车,对检查井和地下排水管道里的污泥进行稀释和抽排,为即将开展的“肠镜”检测做准备。

  经过近3个小时的施工,一小段排水管入口终于显露出来,紧接着,一台带有高清摄影头的机器人被放入井底。这台机器人虽个头不大,但却能代替人工井下作业,给管道做一个全面“CT扫描”,让管网上的小缺陷全部暴露、无所遁形。

  记者注意到,机器人由主控器、操纵线缆架和带有可旋转高清摄像镜头的“爬行器”三部分组成。随着“爬行器”向前不断迈进,管道内部的实际状况也被机器人“看在眼里”,并真实反映到了主控器显示屏上。

  约15分钟后,机器人完成任务,回到地面。根据机器人回传的画面显示,这段约50米长的排水管道内壁有轻微破损现象。

  “它的学名叫CCTV管道内窥视频检测机器人,是我们开展地下排水管网检测的‘大功臣’。”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方政说,它有4个轮子,顶端带有高清摄像头和LED光源,能进入人去不了的狭小管道,将管网内出现的破裂、脱节等问题录制传回,并能将缺陷部位的具体位置显示出来。

  地下排水管网是一座城市的“里子”,也是遍布全城的毛细血管,如果血管出现问题,将极易引起城市内涝、污染城市水环境。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荆州水系相互连通,且与长江相通,可谓“河道贯城乡,水巷通家门”。如今,几十年的填湖修路造楼,城区蓄水面积迅速缩小,水体之间被隔断,加之发展过程中对排水工程投资不足,城市排洪、排涝的能力急剧下降,城区经常发生渍涝。同时,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在污染的侵蚀下,很长一段时间内,荆州中心城区水质不断恶化。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城区地下排水管网的健康情况,多次进行传统人工排摸和修复,虽然市政排水管网效能有所改善,但仍与理想状态存在差距。解决问题不能浮皮蹭痒,必须刨根问底才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管网堵塞冒溢、雨污合流等难题,今年初,我市中心城区调整方案,由传统的“人工摸排”向“数据摸排”

  转变,首次采用电视检测(CCTV检测)、潜望镜检测(QV检测)、声呐检测等先进设备,对城区排水管道的排水性质、管径、材质、埋深、流向、混接情况等进行全面数据采集,并依托检(探)测数据,建立集管理、更新、分析于一体的城区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为后期城区雨污分流与管网混错接改造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短评

  对历史负责为人民谋利

  荆州因水而兴。在新时代治水工程中,荆州要创出特色,实现永续发展。摸清城市管网家底,正是这一工程的基础。我市正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借助科技的力量,全面摸清城区“老底”,以便有的放矢,从源头上治愈水污染顽疾,改善城区水质,提升市民生活环境质量。

  做好了这一基础性工作,荆州还将在新一轮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将海绵城市建设、水污染治理及城区排水防涝建设有机统筹,打造出更安全、更高效、更现代的城市排水体系,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相信我市必将在新时代治水的实践中创造出荆州经验,描绘“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记者徐祉晔)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