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赵文年:荆州森林“守护神”和他的“护林宝”

来源: 荆州晚报 2015-04-27

  从大学毕业,走进原荆州地区林科所从事林业科研工作。赵文年凭着不懈努力,成为湖北省林业战线为数不多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如今37年过去,赵文年已经从当年的稚嫩青年变成资深护林人。在林业战线拼搏多年,在他心里一树一木已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人物名片

  赵文年荆州森林保护站站长(已退休)

  赵文年在检查树木病虫害情况。

  初次接手林业工作,用创新带动发展

  1978年,赵文年从湖北省林业学校毕业分配到原荆州地区林科所工作。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习惯了按部就班,赵文年却不安于现状。

  在担任林科所书记、所长期间,赵文年带领支部一班人大胆创新,把科研和生产有机结合起来,林科所科研成果不断,生产效益大幅提高。

  正当林科所的事业风生水起之时,1992年10月,一纸调令,将他调任至森林保护站担任站长。林科所新所长刚上任,对工作还不熟悉,赵文年按照上级要求,除了负责森林保护站的日常工作,还协助林科所工作,直到次年3月才进行正式交接。

  研制护林药签,把家改成工作间

  1993年5月,赵文年到松滋一乡镇检查林业病虫害情况。在一片绿荫荫的杨树林前,他发现近40亩面积的杨树林,被风吹断约一半,树干足足有10厘米粗,这些树在未折断之前,并不是长势不好。

  跟随一起检查的县乡林业站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告诉他,这些树都是被天牛所害。杨树天牛是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在90年代初期,因天牛的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杨树生产的发展。天牛危害严重的地方,风折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了林农生产的积极性,即使树木生长,木材质量很差,有的木材已失去了商品价值,这对林农发展杨树的积极性有很大打击,对平原林业绿化、速生丰产林的建设、森工企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赵文年针对生产中的实际,急广大林农之所急,为解决杨树天牛危害的情况,他经常奔波于林间林地,研究天牛防治技术和办法。为了摸清天牛生活规律、危害特性,他常常是风餐露宿。带领技术人员掌握第一手资料后,赵文年和同事便开始着手解决防治的方法。经过千百次的试验,最终研究出护林宝药签。

  当时,研制药签是“地下”进行的,局里还不知道此事。一天晚上,森林保护站从郝穴火柴厂悄悄运回一批火柴棒,在卸货时被局领导发现,研制药签的事情才被“曝光”。

  “护林宝”药签从“地下”转为“地上”,终于见到阳光。局里为此专门安排两间办公用房,作为森林保护站扩大药签批量生产场地。赵文年本有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供一家三口居住,为了扩大生产,他将厨房改为9岁女儿的卧室,炉灶就放在卫生间转角的地方。除了卧室,全部当作生产用房。

  克服重重困难,研制出护林宝

  在研究护林宝药签的生产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赵文年了解到“三北防护林”工程受天牛危害,特别是位于西北防护林的甘肃、宁夏等地,出现大范围杨树死亡。

  在那段时间里,他和同事一道夜以继日地查阅资料、研究药的成分,期间,他们研制出了若干个配方,每当研究出新配方,他都会兴奋地在办公楼阳台上立即进行试验。

  研制总是在失败中继续,克服了关键技术瓶颈,却又面临着批量生产的“三无”难题:无场地、无设备、无资金,有时甚至连人手也缺乏。没有设备,他们就自制纸质模板;没有场地,就腾出两间办公室中的一间;没有资金,就自己想办法。

  随着工艺、模板的改进,从纸板、夹板到橡皮版,再到夹板上沾上橡皮,经过不断摸索,终于解决了批量生产的技术难题。1994年年产药签百万支,次年产量翻一番,连二级单位不常用的一车库也被他“盯上”,成了堆放药签的仓库。

  1995年10月,时任国家林业部造林司副司长刘克敏带领江西、贵州、湖北三地省级站负责人来荆交叉检查。按检查项目,药签不在此次检查之列。当刘克敏得知该站“护林宝”药签生产、应用情况后,也不禁连连称赞。

  成果填补国家空白

  现在,“护林宝”药签逐步推广应用,天牛的危害也逐步得到遏制,虫蛀率由过去100%降低到目前的12%左右,虫蛀率、虫蛀密度大为减少,已接近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

  2005年由省科技厅组织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给予了鉴定,鉴定会上,专家对此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填补了杨树天牛防治的空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成果现已推广面积累计近500万亩,挽回经济效益累计近5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林农栽种杨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从事林业保护多年,不论在哪个岗位,赵文年总是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勇挑重担,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抓林业科技工作时,他带领支部一班人,把科研和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科研成果不断创新,生产效益年年增加;在担任荆州市森保站站长期间,荆州市森防站被评为全国先进森防站、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标准站和全国杨树病虫害测报中心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如今,多少年过去,沿途看树已经成为赵文年的习惯,他的目光仍停留在树木生长的地方。(记者易凡琦)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