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细究5000多张显微图片 再探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之谜

来源: 湖北日报 2017-12-21

  湖北日报讯图为:越王勾践剑内部树枝晶结构(电视截屏)

  图为:江旭东尝试复原了2500年前的越王勾践剑真容:一枚闪着黄白色光泽的宝剑。(图片由省博提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海冰通讯员连红

  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播出湖北省博物馆的宝藏后,越王勾践剑的“守护人”、80后博士江旭东圈粉无数。上周,江旭东博士应邀为省博物馆“礼乐学堂”社教团队及志愿讲解员带来《越王勾践剑二次研究》的主题讲座,深入探究越王勾践剑的制作工艺及千年不锈之谜。

  越王勾践剑自1965年出土以来,其制作工艺、千年不锈之谜便是大家探讨的话题。1977年,考古界对越王勾践剑进行过两项无损检测,结果显示:铜剑的锡含量15%至18%,与东周普通铜剑一致。黑色纹饰处锡、铁含量均高于基体,且含少量硫。这两项研究在当时技术条件下难能可贵,但受研究条件限制,之后再无更多实验数据支撑。

  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借《国家宝藏》录制、播出的契机,省博物馆组织新一代文保专家对国宝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接到任务后,省博文保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博士毕业的江旭东,利用学科专长,动用三维视频显微镜、便携式合金分析仪、拉曼光谱仪等该馆现有先进无损检测设备,立马开展工作。

  江旭东在几次近距离观察越王勾践剑后,决定在高倍显微镜下对剑进行通体检测。他惊喜地观察到剑身、剑刃等部分分布着树枝晶。显微镜将剑身全部区域拍摄成5000多张显微图片,在机器初步合成后,团队加班加点,人工将图像拼接成一份全景显微大图。“这些星罗棋布的树枝晶,正是解开其制作工艺的一把钥匙。”江旭东说,可以清晰地看出,越王勾践剑的剑身和剑刃系一体铸造。

  该剑为何千年不锈?长期以来的说法多是“因剑身经过硫化处理”,但江旭东研究发现,该剑和同一墓葬其他青铜器上的黑色部分,含硫量均很高,可见硫并不是其不锈的原因。经对同一墓葬的多把青铜剑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该剑千年不锈的主要原因是其铜质好,杂质少,制作工艺精良,出土时有剑鞘保护。外部原因则是墓葬环境好,同一墓葬也出土了几把几乎没有被锈蚀的青铜剑。“千年不锈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并非单一因素,所以越王勾践剑才显得尤为珍贵。”江旭东说。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