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校外培训市场乱象丛生 多重监管藏漏洞

来源: 荆州日报 2018-04-19

  近日,媒体刊登了市民张先生等13位家长为孩子报培训班,却遭遇老板“跑路”、学费打水漂的读者来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张先生在来信中说,他们在荆州区一家名为“雏鹰珠心算”的培训机构给孩子报了一年的珠心算培训课程,谁知今年春季开学后培训班老板却“跑路”了。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追踪报道,并就目前我市校外培训市场现状进行了调查采访。

  “雏鹰珠心算”负责人已失联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荆州区御河路与凤凰路的交会处,发现正如张先生等人所说,原本“雏鹰珠心算”培训班的门面已转,招牌也换了,如今经营该门店的是另一家培训机构。

  在荆州城南开发区工商局,该局综合业务科科员易超告诉记者,“雏鹰珠心算”培训机构没在该局登记注册,早在今年2月就已关门,负责人孙某目前也无法联系上。

  对于这类无证经营的行为,工商部门应如何处理?城南开发区工商分局工作人员表示,工商部门对于市场主体的监管检查,一般是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不得对市场主体进行主体检查。其实也就是为了激发市场的自主活力,避免行政力量过多的干预市场经济行为。

  由于采取的是随机抽查方式,城南开发区工商分局在前期并没有监测到这家公司的无证经营行为。当家长向工商部门举报的时候,这家培训机构负责人早已经联系不上,目前工商部门也无法处理该问题。

  没有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自然无法在教育部门办理办学许可证。荆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证实,该培训机构未办理办学许可证,属于违法办学。

  校外培训蔚然成风 开课办学门槛低

  “雏鹰珠心算”跑路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也揭示了学生参加校外培训这一普遍现象。记者走访发现,如火如荼的校外培训班中,不仅有高三冲刺班、初中培优班、小学奥数班,还有各类五花八门的提分补差课程,参加补习的孩子也早从原来的中小学向幼儿园延伸。受升学、择校等多种因素影响,校外培训已成为家长们无法拒绝的选择。

  校外培训机构究竟有多火爆?记者留意到,每到开学季,几乎每所中小学校门口都是培训机构传单满天飞的情形。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了越来越多人来分一杯羹,甚至一些栖身居民楼的“小饭桌”经营者,不具备任何办学条件,却也开始从事学生作业辅导、补习等培训。

  荆州校外培训市场到底有多大?目前,荆州市教体局正责成各县市中小学校对在校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情况进行全面普查登记。数据虽未统计出来,但绝对是个庞大的数字。以荆州区一所3000人左右的小学为例,该校95%以上学生都参加了校外培训,通过统计数据来看,仅该校学生所参与的校外培训机构就多达200余家。

  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荆州中心城区各类大小培训机构可能多达上千家,但令人吃惊的是,在沙市区、荆州区教育部门核发了办学许可证的只有17家培训机构。而这个市场规模可能高达上亿元,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庞大市场,95%以上的份额被数量众多、不具备办学资质的中小型机构占据,整个培训市场呈现出“大而乱”、鱼目混珠、野蛮生长的局面。

  培训市场乱象丛生 多重监管藏漏洞

  与市场乱象丛生相对的则是监管的尴尬。有专家表示,目前困扰我国教育培训市场的一大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教育、工商、人社等部门多头管理,却难以相互协同,形成合力,这导致了市场监管出现漏洞。

  记者采访得知,我国明确对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进行分类管理,一般来说,从事劳动技能之类的培训,由人社部门颁发办学许可证;从事艺术特色的培训由文化部门颁发办学许可证;从事成人教育、中小学教育培训由教育部门颁发办学许可证。

  一个领域涉及多部门,看起来监管部门很多,但实际上容易导致衔接不畅,管理出现漏洞。如工商局在核发教育咨询类企业时,并未要求他们给出教育局相关的办学许可证,因而他们的经营项目属于一般性,监管应由工商部门负责。但从事学生教育培训本就不属于工商核审的经营范围内,当属于非法办学,应由教育部门负责。但教育咨询类企业并未在教育部门办理办学许可证,最终造成了市场无人监管。

  业内人士介绍,我国目前存在着监管校外培训机构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可这部法规主要针对的是民办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而事实上,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教育培训机构,种类多,涉及面广,但缺乏监管体系,行业也没有相关的行为准则去规范这些企业,造成了管理难以到位。

  荆州校外培训市场呈现的是何种乱象丛生、野蛮生长的局面,对此,记者将继续进行探访调查。(记者 朱文艳 杨枫 解慧)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