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古城保护开发,不可“任性”而为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3-08-23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黄明星)近日,甘肃天水古城保护“修缮”冲上各大媒体网站热搜,花了近9亿,“修”出个面目全非,甘肃天水古城在商业化运营后,很多处古建筑被“改头换面”,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摇身一变成了商业街,6号院中甚至索性拆除了原本的楼梯……打着修缮旗号搞破坏古建,专家直呼心疼!这一消息引来舆论广泛关注。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文物保护意识的不足,更是法治观念的缺失,监管机制的缺位。

  要树立保护优先原则,科学有序合理规划论证。古城是地方文化发展、传播、延续的重要载体,古城之所以是古城,姓“古”是底线。古城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而修缮最大的意义就是把古城的原汁原味的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保护好、传承好。对其开发利用,切勿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必须坚持以保护为核心要义,要充分挖掘其在地文化,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做好规划,对必须予以保护的区域,要实行严格管理;同时还应充分尊重专家学者、行业人士和地方市民的意见,科学合理地确定切实可行的古城保护性开发规划方案。

  要强化落实监管督办,坚决避免违规开发利用。据了解,甘肃天水古城这些“改头换面”的经营均系未批先设、未批先修。申报材料中标注的经营项目是紫砂壶,实际开设的却是餐厅,还有酒馆变火锅店,茶社成餐厅的情况。按照文保部门要求,文保院落不管是业态的设立还是变更,均需要经过申报,在专家评估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这样未经审批的经营,不仅让文保单位面目变了样,更让安全隐患比比皆是,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地方有关部门的监管缺位。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事后追责,永远不能代替事前监管。各地地方管理部门以此为鉴,保持不缺位、不失职的状态,真正把文物保护和安全防范放在工作首位,把工作做在前面,为历史文化遗产筑牢防护墙。

  要探索创新多元合力,形成保护开发长效机制。古城保护利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形成工作合力,亟须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动员和组织公众参与古城保护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古城保护的良好氛围。需要注意的是,古城保护开发存在问题的不止天水古城一家,全国各地类似的古城遍地开花,可惜给游客的感受几乎都是千篇一律,难得有新鲜感,更难觅当地的特色。保护古城,既要尊重历史,深刻认识古城保护的重要性,充分发掘地域文化特殊性;也要面向未来,以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作支撑,创新古城开发保护方式方法,形成分类科学、管理有效的保护性开发长效机制,才能让古城遗产得以永续留存,实现保护和开发的双赢。

编辑: 刘荣

相关新闻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