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用好用活逆周期手段,推动经济向稳向好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4-01-20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云鹏)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金融强国的丰富内涵,明确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方向,释放了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音。

  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局面虽然没有变,但是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统筹经济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从周期上看,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历史低位,对美元汇率和流通性都相对弱势,消费活力还有待进一步激发。所以从总体上看,用好逆周期手段,筑牢经济底盘,活跃资本市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对推动经济向稳向好尤为必要。

  转变金融发展思维,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高水平金融业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一是要转变保守的银行思维。科创企业普遍存在前期融资成本过高,后期成本负担过重的情况。银行业应深入参与科技创新,共享科创发展成果。二是积极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当前,一些上市公司“圈钱现象”严重,上市“变现”后研发后劲明显减退,这与资本市场的初衷明显不符,所以积极完善资本市场相关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推动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三是更好发挥地方国企作用。地方国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类似银行业的路径依赖,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破冰突围。房地产行业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高度契合,周期性规律十分明显,应对房地产行业兜底稳盘,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另外,积极投资周期低谷的制造业也尤为必要。

  转变传统基建思维,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配套水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当前,应转变传统基建思维,以推进新基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一方面是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例偏低,与制造业发展相关度不高。要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必须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更全面更高效的保障。另一方面是新基建发展仍然不足。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桩建设、人工智能的配套应用场景对接、分层次分类型的房屋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需要持续有序有效的投入。

  转变劳资矛盾思维,推动建立现代劳资关系助推高质量发展。当前劳资矛盾是舆论关注的热点,一方面一些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打工人”反映收入偏低、假期偏少,没钱没时间消费等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内循环为主,双循环共同发展”的阶段,面临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过去“两头在外”的思维模式已经不够适用。一是要严格执行劳动法,主动执法保护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释放广大劳动者的消费潜力,淘汰低效落后产能,推动经济循环向好发展。二是要更好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主动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进一步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加强工会工作的宣传,提升工会服务的质量,建立高水平的职工权益保护体系。三是建立完善企业职工信用档案机制。同时,约束劳动双方诚实守信、守法履约,确保企业和劳动者的权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2024年必然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向稳向好的一年,相信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能够书写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