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让“荆州味道”C位出圈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2-09-14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仲旺)江汉平原的沙市历史悠久,古有江津、夏首、津乡诸称。明中叶后,沙市“士有社,商有廛,工有肆,止有居,客有邮”,已跻身于全国55座著名商业、手工业城市,连清初的北京和姑苏也难以望其项背。勤劳的荆楚儿女、独特的地理风貌与富饶的物产资源,让沙市这一传统“商业都会”孕育出特色鲜明的各类美食。黄家塘牛肉米粉、大连面、油登子、顶顶糕、小胡鸭、豆腐圆子、矮子馅饼、女人街麻辣烫、圆豆泡糯米、凉虾、石花籽、梅台巷手工米粉等本地小吃,不仅是让网红吃货们口齿留香的“玉盘珍馐”,更成为几代沙市人共同的乡愁谱系和情感坐标。

  《论语》有云:“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孔子的美食思想体系中,他认为食物要精制细做、用心用情,粮食陈旧或者变味,鱼肉不新鲜了,都是不能食用的。孔子这句贯穿千年的哲理名言,恰如其分地印证了荆楚儿女对市井美食的执着与追求。荆州本土的诸如荆州鱼糕、洪湖莲子、麻水豆皮、公安牛肉等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荆楚味道”,既蕴含着食材配方的穿梭演变,又承载着家庭个人的迁徙流转。“行遍山河万里,最是难忘故乡烟火情。”所有的乡愁都是因为嘴馋,家乡永远是在外游子无法割舍的牵挂。世界再大、他乡再美,霓虹璀璨、焚香列鼎,也抵不过一口魂牵梦绕的乡愁味道。人生幸福,就是深夜路边的逍遥自在,就是平凡热辣的市井人生。

  纵然,我们坐拥如此丰厚的美食资源,也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荆州味道”,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地方美食并没有实现突破性发展。本土小吃的“金字招牌”也擦得不够亮、叫得不够响、走得不够远,依旧是在原有的“一亩三分地”辛勤耕耘。类似于“小胡鸭”等规模较大的品牌,虽然延伸至武汉、仙桃、宜昌等城市,但对省域之外的辐射覆盖依旧不尽如人意。外埠对荆州美食的印象不深、概念不强,大部分消费者甚至对诸如“米粉”“圆豆”“豆皮”等本土化词汇也倍感困惑。从市场化运营的视角剖析,我们对“荆州味道”的IP打造,远远不如一市之隔的“潜江小龙虾”——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消费者从外地奔赴潜江,只为品尝一口美食界的“网红顶流”。

  虽然能够成功“走出去”的本土小吃不多,并不是因为“荆州味道”产品本身不够优秀,而是没有顺应时代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导致小吃品类不符合当下的市场需求。一是发展观念陈旧。部分经营者依旧秉承“家族传承”“传内不传外”的发展原则,仰赖某个“老师傅”维持门店的运转,对于外来的资源、人才具有天然的排斥心理。二是创新改良不足。一味地强调“原汁原味”,认为凡是离开本地的都不属于“正宗风味”,也没有采取“流水线式”的标准制作工艺,致使整体效率低下、综合成本偏高。三是宣传推广乏力。单纯地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常见的宣传方式就是口口相传,无法有效地利用微博、抖音、直播带货等新媒体平台,对扩展门店、走出本地缺乏魄力和勇气。

  立足新的奋进坐标,推动荆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除了要继续强化荆州方特东方神画、荆州园博园、沙市洋码头文创园等系列景区的功能定位,更需要紧紧抢抓文旅融合新契机,竭力培育美食文旅新品牌。持续推介荆州本地的特色农产品、美食小吃,打造出群众参与度、国内知名度、顾客忠诚度“三高”的“荆州味道”。依托“荆州味道”留住消费者的美誉和心灵,传承弘扬源远流长、独具异采的美食文化、荆楚文化。推动美食文旅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业态、拓展新领域、激发新动能,以文化之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