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科研攻坚是抒发家国情怀的浪漫诗篇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4-06-24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彭亚洲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德仁教授作为湖北唯一的“双院士”,是国际著名的测绘遥感学家,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的开创者之一。他攻克了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研制我国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地面处理系统,实现了我国自主可控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引领了航空与地面测绘遥感的重大变革。

  今年85岁的李德仁院士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记者曾采访问他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在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他多次提到汶川地震的“遥感遗憾”。汶川地震时,我国只有3米分辨率的遥感卫星,而且数量很少,无法第一时间“看清”汶川的情况,他只能在全世界找朋友要卫星数据。直到第三天,才等来了意大利科学的相关数据。“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我们遥感人没能顶上!”因为这个巨大的遗憾,李德仁作为牵头人向国家提出“建设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建议。而后,李德仁共同主持相关国家专项的顶层设计,带领团队攻克了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处理的系列瓶颈问题,大幅提高了我国卫星遥感影像精度。

  这些年来,李院士和他的团队从支持青藏铁路测量到参与汶川抗震救灾,从北京奥运会安保到数字敦煌工程,从协助农林部门摸清家底到利用夜光遥感分析经济情况,从南水北调可行性分析到助力城市智慧交通等,他们一直忙碌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李院士的家国情怀,让科研攻坚有了最明确的方向。科研攻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是植根于民族灵魂之中的。从诗词里面就得以窥见,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宋朝词人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清朝诗人徐锡麟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些著名的诗词,无不饱含着中华儿女对家国的深深情感。满心家国的李院士心里放不下的是汶川地震的“遥感遗憾”。这种缺憾,这种落后于他国的紧迫感,时时刻刻提醒着他,奋起追之,不能再重现“落后挨打”的局面。李院士用几十年如一日的攻坚精神,让家国情怀在摄影测量与遥感科研领域具象化,用行动书写出最动人的诗词。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大爱,是对民族和国家的高度认同,是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的背负。科研领域要想解决掉更多“卡脖子”的问题,必须要有更多像李院士一样的科研人员,针对科研领域的各个薄弱方面,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科研领域不仅仅需要科研泰斗把稳航向,也需要更多的年轻科研人员参与攻关,用热血、活力去激起科技领域创新创造。

  不仅仅是科研领域需要济济人才投身攻坚克难,各行各业的兴旺进步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精益求精。科研难题的每一次攻克突破都应该被铭记,它们是让中华民族崛起的奠基石。行业领域进步发展的每一份努力也应该被尊重,它们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源泉。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荧烛末光增辉日月,踏着荆棘之路,循着晨光,涓滴汇成巨澜,终将奔入世界之海。

编辑: 袁超伟

相关新闻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江汉风客户端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