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因地制宜,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1-08-31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仲旺)监利市龚场镇秦场村依215省道而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产业基础十分薄弱。近年来,通过与荆州市有关单位结对共建,按照“企业出种子、出设备、出技术、包收购”、“农户出土地、出劳动”、“村集体得收入分成”的模式,进行水果玉米种植。此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既为金秋丰收夯实了基础,又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渠道,产业振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既需要借助外在动力,更需要激发内生潜力。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实现乡村自身的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因地制宜地打造本地产业链条,一张蓝图干到底,才能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充分释放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从而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巨大。发展乡村的特色优势产业,必须立足于本地的资源禀赋,而不能一股脑地跟风盲动。在充分调研考察、详细搜集数据的基础之上,根据所处地域的不同,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游则游,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可以说,探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有效衔接的“产业密码”,考验着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工作智慧。乡村产业如果脱离实际,急于求成,难免会陷入片面追求规模、发展后劲不足、产品同质严重等不良困境。对于产业基础薄弱的乡村,应当“既扶上马又送一程”,强化产业后续发展的衔接机制,让其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除此之外,更要依托科技创新瞄准薄弱环节,多在深加工、精加工方面做文章,延伸乡村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乡村产业提档升级。在充分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之下,也可以循序渐进地推动传统农业与电子商务、观光旅游、果蔬采摘等深度融合,打造出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体系。只有在产业规划、龙头培育、技术创新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真正为农民培育好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必须围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构建集研发、设计、生产、展示、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发展集群,持续推动乡村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促进特色产业转化为优势产业,打造出面向创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乡村振兴“金名片”。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