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莫言打假”打出了啥?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2-07-20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雪山网狐)近日,著名作家莫言通过个人官微“莫言”发布了一篇题为《莫言: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的文章,对信息传播空间某些署名为莫言的文章集中进行了辟谣,声明这些伪文并不是他的作品。

  从早年的王海开公司职业化打假,到如今名家对“名人名言名作”打假;从涉及产品冒牌,到作品冒名,虽然打假角色变了,对象变了,场景变了,目标变了,但无不涉及到知识产权的维权。显然,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莫言,以“受害人”的身份亮相,更在意著作权的“清白”。莫言直言,一度流传的《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诗文作者莫名冒充他的名字,他甚至还收到了此诗入选某大学教材后,出版社寄来的400余元稿费,但他希望作者尽快把自己的“孩子”认领回去,一并将稿费也领回去。

  莫言的这份“失物认领通知”直戳作品传播空间乱象。如今网间何以产生如此“傍名人,造名言”怪事?无不是某些不良作者或为其作品一夜成“名”受到读者追捧,或为一夜暴富充满了无限向往,或为幻想有朝一日变身吸粉“狂魔”,不惜冒名顶替、侵权害人而起。无不是某些不良编者或为发布文章吸引眼球,或为赚取流量,或为不当牟利,不惜触及发布人的道德甚至法律的底线,自毁传播平台而至。无不是某些读者盲目崇拜名人,指望“高人指点”的情结作崇,不加辨别地拜读“名家”“金句”,不知被骗甘作铁杆“粉丝”而得。造谣的成本太低,而越是单纯的人越容易轻信谣言,并乐于在传播渠道中进行分享、传递、互动,也无疑助长了“伪名作”流行开来。

  据悉,莫言已不是第一次发布类似辟谣声明,他也并非唯一被侵权的名作家。诸如名家鲁迅、张爱玲、金庸、杨绛、汪曾祺等都曾被他人“傍名人”。“伪名人”刻意营造耀眼光环,有意放大自身实力,故意制造曝光率,“伪名言”“伪名作”成为了一种文化造假现象,已严重侵犯了名家的署名权、名誉权,导致了传播空间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谣言四起。

  如今,北京鲁迅博物馆在网上开通了该馆“资料查询在线检测系统”,读者网友可上线该系统查询“鲁迅说过的话”,帮助鲁迅先生“一键打假”,这不失是辨别名人名言名作的一种有效方法,也颇具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正如莫言所说,他钦佩这些冒名作者的才华,也为这些作者放弃自己的著作权而感到惋惜。我们期待原创作者们珍惜传播平台,拿出实力,晒出自信,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创作能力。维护传播空间清朗,各方网友责无旁贷。我们也期待建立举报、辟谣等更多文化打假机制,并由相关部门加大处罚力度,让传播空间确保去伪存真,让参与各方常怀敬畏之心,让我们共同成为“伪名言”“伪名作”的“终结者”。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