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发型标准可以讨论,教育部门何必过敏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2-08-01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山栀子)据中青网7月29日报道,近日,河北某中学的《新生入学须知》中关于女生发型的标准引发网友热议,部分网友认为“强制女生剪发扼杀学生个性”。当地教育部门回应称:“我们第一时间对学校行为进行了纠正,文昌中学明确表示立即整改,不再就学生发型做统一要求”。

  近年来,关于学生发型的舆论时有曝出,关于高中女生该不该留长发的讨论也从未有个“结论”。

  梳理一下网友们的支持与反对,主要有“学习论”“德育论”和“个性论”“人本论”。持“学习论”者认为,不留长发可以节省时间,集中精力专注学习。这是从学习实践出发考虑的,确实如此,高中学习最突出的特点是时间紧、节奏快,女生留长发需要一定的时间梳理。持“德育论”者则认为,统一发型标准有助于减少中学生相互攀比的风气,培养学生节俭、从简的生活习惯。持“个性论”认为,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创新、个性和自由的时代,教育要与时俱进,营造一个充分彰显个性和自由的育人氛围。持“人本论”者则认为,教育培养的是“人”,不是分数。学校为了学习而限制学生仪表装束的行为,是对人性的扼杀。

  从全国各地教育现状看,各学校以“校规”的方式统一发型标准和要求比较普遍,执行过程中基本能得到学生及家长的认同。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尤其是多元社会生态下,过去这种统一强制的效应正在减弱,甚至在某些地方和学校,抵触和反对之声越来越大。

  发型标准好不好,可以充分讨论,也应该允许自由讨论,听取包括学生、家长、公众和媒体在内的更多的意见和声音。但是,是不是网络舆论有“不同声音”就需要“第一时间”作出否定?以统一校服和统一发型为代表的“校规”正在遭遇社会舆论和教育行政的裹挟与干扰,这成了当前教育治理和学校办学的时代“新症”,却是“疑难杂症”。且看7月29日光明网官微的评论员文章《该考虑给学校出台一个“不得”清单了》一文,“这种行为几乎成了不少学校的本能,进校门就先给学生来个下马威,身体发肤、衣裳冠冕,都在校方的全盘掌握之内,学生不得造次。”这种不懂教育却对教育大棒一挥咄咄逼人的评论令人气愤!该“带偏”了多少网民的立场和意见。再看“通观这些管理规定,充斥着各类‘不得’‘不许’‘不要’‘不能’,不难想象学校在写下这一个个‘不’时那种任性挥洒权力的快感,简直是把校规写成一篇爽文”这样的文字表达完全没有一个主流媒体作者面对一种教育现象或问题应有的客观、理性和公心,这才是典型的“任性挥洒舆论权力”的“快感”!不是对学校和教育的协同建设,而是肆意伤害!

  发型要不要标准?答案是肯定的,这正如成人的发型也要符合“审美”观一样。纵观全社会,成人有奇装异服、发型万千的自由,但绝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却是一致或相近的。学生同样如此,应该有发型的“教育标准”,或者说是“成长标准”,而不是“社会标准”或“成人标准”。有了这样的思维,如何看待学校“统一发型”问题,答案显而易见。

  学校要不要校规?答案也是肯定的。校规,既是对国家法律法则的具体化,还应是对现成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约定。

  同任何一部法律法规一样,学校制定的校纪校规应当符合“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并且,还要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和包容自主的教育情怀。校规的立足点和落脚点皆在“育人”和“成人”。因此,只要是经过充分酝酿、充分论证、充分民主的程序,学校校规完全有权对“发型标准”进行明确,而且一个“指导标准”“参考标准”不用通过强制性措词表达,也能在时间的沉淀中成为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标准。

  只有以教育逻辑与办学逻辑来对待学校的“发型标准”,才是科学、积极的态度。面对类似校服、发型等“校规”引发的舆情时,教育行政部门“静观其变”为宜,也要多听听网民不同的声音,不必急于去“扑火”和“消音”,因为办学育人的话权语在学校,解释权同样在学校。这样的行政,不是乱作为,就是对学校办学的干扰。当学校办学被舆论干扰和裹挟时,教育行政部门更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和定力,为依法办学和立德树人“维权”。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