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覃必森:追寻农耕时代记忆 传承农耕文化初心

来源: 云上公安 2021-12-27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机械化种植大面积推广的背景下,传统农耕器具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为给一代人留下记忆,65岁的覃必森创建了“覃园农耕民俗文化馆”,馆内展示着传统农耕文明,传承着他的农耕文化初心。

  在位于公安县杨家厂镇集镇的“覃园农耕民俗文化馆”内,琳琅满目的各种农具打开了对于农耕文明的记忆。一件件具有年代特征的农耕器具,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几十年前。

  覃必森是“覃园农耕民俗文化馆”的创办人,收藏农耕器具距今已有三十多个年头。

  据覃必森介绍,收藏的物件有1万件左右,各种农具,农用的一些物品。最早收藏的就是一些基本农具,比如说犁、耙、夹担,扁担这些东西。

  在他看来,这些老物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农耕物品,更多的是承载着一代人的印记。

  覃必森:“我们农耕社会,有六七年的历史,但是在我们眼前,不到70年就消失了。刚好我们处在这个时代,处在他要消失的这个时代。这些东西也不值钱,如果我们不有意的去把它收藏起来,去把它保存起来的话,基本上他就没有了,就完全消失了,这段历史就很难去回忆它了。”

  为了让这些农耕器具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五年前,覃必森将私人收藏转变为对外展出。 

  覃必森:“展出以后,也还有很多人来看,因为这些东西,勾起了他们对过去的一些回忆,勾起了他们的乡愁。”

  “覃园农耕民俗文化馆”展示的所有农具都标上了名字和过去的用途,方便市民参观了解,来有所获。 

  覃必森 :“农耕社会必然要被现代社会模式所替代,这是必须的。但是我们可以传承农耕社会的精神,比方说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这些精神是一定要传承的,而且对今后我们的社会都是很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一件农具的产生,都有一个与农耕文明相匹配的故事,这些故事如何更好地讲给年轻一代听,覃必森没少动脑筋。

  覃必森:“让参观者即是参观者又是体验者。所以我们就(准备)增设一些体验项目,打个比方,比如说陶艺、自拍、推磨、纺纱、打糍粑。这些不仅仅是看,还要动手体验。这样一看二体验,活动内容就丰富了,这样的话,对文化传承的效果就更好了。我们改造的重点就是朝这个方向去发展,去设计、去努力。”

  目前,“覃园农耕民俗文化馆”正在进行进一步改造。

  覃必森:“农耕文化正在日益远离我们当下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器物作为载体,留存记忆,希望这个农耕文化馆,除了让大家的乡愁软着落,更能帮助大家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