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一声“孩子”,是教育观而不是口头禅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2-01-04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山栀子)2021年12月31日,网传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两名一年级老师以“语言暴力”批评教育学生的视频,引发网友愤怒。近日,朝阳区官方通报称,视频属实,两名涉事教师已停职,将对其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讨厌”“去滚”“你激起民愤”等成人都觉得难受的语言,仅因一个小女孩在男同学大声朗诵时捂起了耳朵,多次回头,或影响了视频拍摄效果,两名教师竟当场对小女孩“恶语相向”,还鼓动全班同学一起指责和孤立这个孩子……这情节,实在令人震惊。

  不少网友质疑,这是对孩子的批评教育,还是人格侮辱?

  答案显而易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批评教育”明显过了头,越了界。从一句“讨厌”开始不断升级的暴力语言,从两人轮番训斥到全班聚众声讨,看似是教师情绪的一时冲动导致失控,其实是教师的教育观严重偏离。

  纵观当下的教育,有一个细微而又鲜明的变化,就是老师们对眼前的学生不再称“同学”或“学生”,而习惯称“孩子”或“孩子们”。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是校园,还是生活场合,中学如此,小学更是如此。这种称谓上的细微变化,让人倍感亲切、温馨,自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然而,为何在“孩子”面前,教师却不像个大人,反而变成了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屡屡“犯横”呢?

  一声“孩子”,是对师生关系的重构。与“孩子”对应的,是“成人”。孩子,意味着学生的弱小、幼稚、好动;成人,相比之下比孩子强大、成熟、理智。同“孩子”对应的,首先是父母,意味着看到孩子,就自然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心:疼爱、帮助、陪伴和包容。

  一声“孩子”,是对生命立场的尊重。教师眼中有孩子,就会想到“捂耳朵”“回头”等小动作,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对某些声音敏感的本能反应,十分正常。即使孩子是调皮、嬉笑和“扮脸”,也源于幼稚的童心、好动的天性。看不见孩子,教育就总会背离常识,“经常打着为了儿童的未来、幸福的旗号,牺牲儿童当下的幸福”。

  一声“孩子”,是对童心世界的守护。为何网友对这则视频充满愤怒?惩罚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事实是,教师的言语暴力,“心罚”有时候比体罚的伤害性更大。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成年人身上所有的问题,差不多都可以从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影子,可以从他的童年心路历程中寻找源头。守护脆弱的童心世界,是教育的底线。

  一声“孩子”,是教师的教育观尤其是学生观的变革。变“学生”为“孩子”,教育的责任从塑造和培养上升到保护和成全,教育的姿态从俯视下降为平视或仰视。教师的眼中真正有了孩子,就会由慈母心发展为同情心或怜悯心。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时,就会想一想“假如是我的孩子”和“假如我是孩子”。如同视频里的小女孩一副茫然无措,说了一句“但是”便不敢再发声……教师的眼中如果真正有了孩子,此时,老师再多的怨气、再强的戾气,也能化成温柔的目光、和暖的双手,以此拂去一个孩子心头密布的阴云。

  一声“孩子”多少情!老师的一声“孩子”,绝不只是一句平平常常的校园口头禅,而应是植根于园丁内心的教育价值观。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